孕妇进行绒毛穿刺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该检查主要用于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一、绒毛穿刺的常见风险:
绒毛穿刺可能导致阴道出血、宫缩或感染,发生率约为1%-2%。穿刺过程中存在极低概率的胎膜破裂风险,可能引发流产,整体流产率约为0.5%-1%。部分孕妇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腹痛或少量阴道分泌物,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避开胎盘主要血管区域可降低并发症概率。
二、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
对于有习惯性流产史或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建议优先考虑无创DNA检测。若孕妇存在生殖道急性炎症,需治愈后再行穿刺。穿刺后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出血时,需立即就医处理。双胎妊娠进行绒毛穿刺时,需分别取样并做好标记,操作难度和风险略高于单胎妊娠。
建议孕妇术前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并避免体力劳动。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肉、鸡蛋、新鲜果蔬等,避免生冷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定期进行胎心监测,如有异常胎动减少应及时复查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