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中成药和辅助治疗药物三类。
一、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或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需注意部分病原体可能产生耐药性,治疗期间需复查炎症指标,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程迁延。急性发作期可能需静脉给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维持。
二、中成药调理:
妇科千金片、金刚藤胶囊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改善下腹坠胀、白带异常等症状。中药灌肠疗法通过直肠黏膜直接吸收,对盆腔粘连有缓解作用。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抗生素混用影响药效。
三、辅助治疗药物:
α-糜蛋白酶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组织水肿;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疼痛症状。合并阴道菌群失调时,需配合阴道益生菌制剂恢复微生态平衡。严重盆腔粘连者可考虑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
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选择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慢性期需使用避孕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建议穿着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长期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支原体、衣原体等特殊病原体感染,必要时伴侣需同步治疗。定期妇科检查及盆腔超声监测有助于评估疗效,病程超过3个月者建议联合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