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穹窿穿刺术是一种通过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以抽取盆腔积液或进行诊断治疗的妇科操作。该技术主要用于诊断宫外孕破裂、盆腔脓肿、卵巢囊肿破裂等急腹症,也可用于治疗性引流或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取卵操作。
1、操作原理
后穹窿穿刺术利用阴道后穹窿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的解剖特点,此处是盆腔最低位置,积液易积聚。使用穿刺针经阴道后穹窿刺入直肠子宫陷凹,可安全获取盆腔内液体样本。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感染风险。
2、适应病症
该技术适用于宫外孕破裂导致的腹腔内出血诊断,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脓肿定位,卵巢囊肿或黄体破裂的鉴别诊断。对于辅助生殖技术,可用于经阴道取卵手术。急腹症患者出现休克、剧烈腹痛伴阴道流血时,后穹窿穿刺可快速明确出血来源。
3、操作流程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后放置阴道窥器。宫颈钳固定宫颈后唇,暴露后穹窿部位。选用16-18G穿刺针连接注射器,于阴道后穹窿正中或稍偏病变侧进针,进针深度约2-3厘米。回抽见液体后缓慢抽取适量标本,拔针后压迫止血。
4、结果判断
穿刺获取不凝血提示腹腔内出血,多见于输卵管妊娠破裂。脓性液体考虑盆腔脓肿,浆液性液体可能为卵巢囊肿破裂。抽吸物需送检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风险防范
操作可能导致直肠损伤、出血加重或感染扩散。术前需排除阴道炎、严重盆腔粘连等禁忌证。穿刺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阴道大量出血需紧急处理。现代超声引导穿刺可显著提高安全性,减少盲穿并发症。
接受后穹窿穿刺术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消毒棉垫预防感染。两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观察体温变化及腹痛情况。饮食宜清淡高蛋白,补充铁剂预防贫血。若出现头晕、腹痛加剧或阴道异常排液需立即复诊。定期复查血常规及盆腔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