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体检是女性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必做的十大项目包括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乳腺检查、盆腔超声、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测和肿瘤标志物筛查。
1、妇科常规检查:
通过视诊和触诊评估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形态,可发现炎症、畸形或异常肿块。医生会使用一次性窥器观察阴道黏膜色泽、分泌物性状,同时触诊子宫大小、位置及附件区有无压痛。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
2、白带常规:
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测清洁度、pH值及病原微生物,能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或滴虫病。异常结果常表现为分泌物量增多、颜色改变或异味,可能伴随外阴瘙痒。检查时需注意取样前3天停用阴道栓剂,避免影响检测准确性。
3、宫颈细胞学检查:
即TCT检查,通过刷取宫颈脱落细胞筛查癌前病变。采用液基薄层技术可提高检出率,能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早期病变。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女性每3年检查一次,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延长至5年。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
4、HPV检测:
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6/18型阳性需进一步阴道镜检查。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病因,但多数感染可在1-2年内自行清除。30岁以上女性建议与TCT联合筛查,接种过HPV疫苗仍需定期检测。
5、乳腺检查:
包含触诊和超声或钼靶检查,能发现乳腺增生、囊肿或肿瘤。40岁以下建议每年超声检查,40岁以上需增加钼靶筛查。自查发现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凹陷应及时就诊。检查最佳时间为月经结束后7-10天,此时乳腺组织较松软。
除上述核心项目外,建议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增加针对性检查。25岁以下重点关注生殖系统炎症筛查;育龄期加强性激素和甲状腺功能监测;围绝经期需评估骨代谢状况;有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避免久坐、过度清洁或滥用抗生素。建立年度体检习惯,检查结果异常时需遵医嘱复查或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