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至48小时内排净胎便。胎便由胎儿期肠道分泌物、羊水和脱落细胞组成,呈墨绿色黏稠状。
1、正常胎便排出过程:
初次排便多在出生后12小时内完成,健康足月儿3天内可完全排空胎便。母乳喂养会促进胎便更快排出,因初乳具有轻泻作用。若超过24小时未排便需排查先天性巨结肠等消化道畸形,超过72小时未排尽需考虑胎粪性肠梗阻可能。
2、异常情况识别:
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或粪便转为灰白色提示胆道闭锁风险。排便时哭闹、腹胀伴随呕吐可能为肠旋转不良。早产儿因肠蠕动功能较弱,胎便排出时间可能延长至5-7天,需密切监测腹部体征。
护理期间应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保持臀部清洁预防尿布疹。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可刺激肠蠕动,人工喂养需注意奶液温度。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若发现呕吐物含胆汁或腹部膨隆明显应立即就医。保持适宜室温避免新生儿受凉,注意观察皮肤黄染程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