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尿黄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利尿物质、监测排尿习惯、排查疾病因素等方式治疗。尿少尿黄通常由脱水、高蛋白饮食、咖啡因摄入、尿路感染、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补水调节: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观察尿液颜色变化,理想状态应为淡黄色透明。运动后、高温环境下需额外补充500毫升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
2、饮食干预:
减少红肉、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蔬果比例。限制每日食盐量低于5克,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含钠量高需避免。可食用薏仁粥、赤小豆汤等传统食疗方辅助利尿。
3、习惯调整:
停止吸烟及酒精摄入,每日咖啡因饮料不超过200毫升。避免服用阿托品、麻黄碱等导致尿潴留的药物。建立定时排尿习惯,每2-3小时如厕一次,避免刻意憋尿。
4、感染排查:
尿路感染可能伴随尿频尿急、下腹坠痛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肝胆疾病通常出现皮肤黄染、陶土色粪便,需检测肝功能与腹部超声。这两类病理性因素可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或熊去氧胆酸、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治疗。
5、疾病管理:
肾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肾区绞痛、血尿,需进行CT检查确定结石位置。糖尿病患者存在多饮多尿但尿量突然减少时,需警惕糖尿病肾病。这两种情况分别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或胰岛素联合SGLT-2抑制剂控制血糖。
每日可饮用玉米须茶、蒲公英根茶等天然利尿饮品,配合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代谢。观察3天后若无改善,或出现眼睑浮肿、意识模糊等危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尿色深黄伴泡沫尿者,建议肾内科就诊排查蛋白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