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初期尿频属于正常现象。怀孕后体内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是主要原因。
1、激素变化导致尿频: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速肾脏血流,使尿液生成量增加。孕酮水平上升还会松弛膀胱肌肉,降低储尿能力。这种生理性尿频通常从受孕后2-3周开始,排尿次数可比孕前增加30%-50%,但每次尿量较少。
2、子宫压迫引发尿频:
随着孕周增长,子宫逐渐增大并前倾压迫膀胱。尤其在12周前子宫尚未升入腹腔时,膀胱容量可能减少至150毫升左右。夜间平卧时压迫更明显,部分孕妇需起夜3-5次。建议采取侧卧位睡眠,白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需警惕异常情况:
若伴随尿急、尿痛、尿液浑浊或发热,可能提示尿路感染。妊娠期免疫力下降,约10%孕妇会发生膀胱炎。糖尿病患者孕后可能出现渗透性利尿,需监测血糖。每日排尿超过15次或出现尿失禁时,建议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日常可适量减少睡前饮水量,避免咖啡、茶等利尿饮品。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次收缩保持5秒,每日练习3组。选择纯棉内裤并勤换洗,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如猕猴桃、彩椒等,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出现排尿灼热感或腰酸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