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可根据症状选择退烧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中度发热,尤其适合儿童和孕妇使用。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用药期间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同时服用,防止药物过量。肝功能异常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减量使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
2、布洛芬: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退热三重作用,适用于伴随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发热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合用。儿童使用时应选择混悬剂型,严格按体重计算给药量。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作为经典解热镇痛药,适用于成人普通发热。该药物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发挥退热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儿童病毒感染期间禁用,以防发生瑞氏综合征。服用期间需观察有无耳鸣等水杨酸反应,哮喘患者慎用。与其他抗凝药物合用时需特别注意出血风险。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重点擦拭。保证充足睡眠,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皮疹等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退热药物仅对症治疗,需配合病因治疗才能彻底控制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