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症状性肌瘤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主要操作步骤包括股动脉穿刺、导管超选、栓塞剂注入。
1、原理机制:
通过导管将栓塞颗粒注入子宫动脉分支,选择性阻塞肌瘤供血血管。肌瘤组织对缺血敏感,血供中断后会发生渐进性坏死和体积缩小,而正常子宫肌层可通过侧支循环代偿。
2、适应人群:
适用于月经量多导致贫血、压迫症状明显的肌壁间肌瘤患者。禁忌证包括妊娠期、急性感染期、凝血功能障碍及对造影剂过敏者。浆膜下肌瘤效果较差。
3、术前准备:
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妇科超声等检查,术前禁食6小时。碘过敏试验必不可少,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降低过敏风险。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4、手术过程:
在DSA引导下经股动脉置管,超选择插管至子宫动脉分支。常用栓塞剂包括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等,栓塞程度以血流明显减缓为度,通常需要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5、术后反应:
术后可能出现下腹痛、低热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3-7天缓解。月经量减少效果在3-6个月显现,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60%。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建议补充铁剂纠正贫血,保持均衡饮食。介入栓塞术后仍有15-20%复发率,若症状复发可考虑重复栓塞或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