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文章 > 文章详情

中医药治疗由邪毒引起的皮肤癌

发布时间:2024-01-30 12:16 来源:复禾医药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医认为皮肤癌是由七情内伤、外感邪毒而致,故治疗时多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热毒和湿毒引起皮肤癌表现不同,治疗用药也有很大的差异。

1、热毒内蕴型

证见皮肤溃烂,分泌恶臭脓液,口苦且干,低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有瘀斑点,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扶正。方药:五味消毒饮,含瓜蒌、生薏苡仁、白毛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草根、麦冬、黄芪、茯苓、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金银花、甘草。方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味昔性寒,是清热解毒之主药;配合白毛藤、生薏苡仁、紫草根为主祛邪。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北沙参,健脾益气养阴,力主扶正;诸药配合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

2、湿毒内蕴型

证见皮肤癌蜡色囊肿状,内含粘液,逐渐增大,若破溃流恶臭液汁,口粘、困倦、乏力、便溏,脉滑数,舌质暗红体胖,苔厚腻或黄腻。治法:祛湿败毒,软坚消瘀。方药:羌活胜湿汤,含生薏苡仁、丹参、黛蛤散、鬼箭羽、白藓皮、地肤子、莪术、山慈姑、牛膝、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川芎。方中羌活胜湿汤为祛风湿、解表邪之代表方,配合辛温之独活、藁本、白芷,苦寒之白藓皮、地肤子,淡渗之生薏苡仁,以增强祛湿败毒之功效。再以丹参、莪术活血消瘀,山慈姑、牛膝、黛蛤散软坚共达治疗之目的。

上一篇:中年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病因 下一篇:三种人坚决不能吃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通化百信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07月10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片剂、硬胶囊剂、栓剂、丸剂(浓缩丸)生产等。
直达企业主页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