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可能表现为无痛性结节、溃疡性皮损、蜡样光泽斑块、色素沉着改变及局部组织破坏等症状。
1、无痛性结节:
早期常见珍珠样半透明丘疹或结节,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触感坚硬。多发生于面部、耳部等日光暴露部位,生长缓慢且无自觉疼痛,易被误认为寻常痤疮或痣。
2、溃疡性皮损:
结节中央可形成边缘隆起、底部湿润的溃疡,呈"鼠咬状"外观。溃疡表面可能结痂但反复破溃出血,伴随轻微瘙痒或灼热感,常见于鼻翼及眼周皮肤。
3、蜡样光泽斑块:
部分病例表现为扁平苍白或淡黄色斑块,表面光滑如蜡质,边界不清。这种形态在躯干部位更典型,可能被误诊为湿疹或银屑病皮损。
4、色素沉着改变:
约30%病例出现蓝黑色、棕褐色色素沉积,类似黑素瘤表现。色素分布不均,可呈点状或网状,需通过皮肤镜鉴别。
5、局部组织破坏:
晚期肿瘤可能浸润深层肌肉、软骨或骨骼,导致鼻翼缺损、眼睑变形等功能损害。伴随感染时出现脓性分泌物和异味。
日常需加强防晒措施,选择SPF50+广谱防晒霜并穿戴遮阳衣物。确诊后建议手术切除,莫氏显微手术或刮除电干燥法可保留更多正常组织,术后定期随访监测复发。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及抗氧化剂丰富的蓝莓,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影响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