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注射药物和辅助性药物三类,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曲安奈德等。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布洛芬可减轻足跟部肿胀,双氯芬酸钠对晨起第一步疼痛效果显著,塞来昔布适用于胃肠道敏感患者。这类药物需短期使用,长期服用可能引发消化道不适。
2、糖皮质激素注射: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或倍他米松能快速消炎镇痛,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年不超过3-4次,多次注射可能造成足底脂肪垫萎缩。注射后需配合休息,避免立即承重活动。
3、肌肉松弛剂:
盐酸乙哌立松可缓解足底筋膜周围肌肉痉挛,尤其适用于合并小腿三头肌紧张的患者。该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精密操作。
4、局部外用药:
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可直接涂抹于疼痛部位,配合按摩可增强吸收。辣椒碱贴片通过消耗P物质减轻疼痛,适用于对口服药不耐受者。外用药物需避开破损皮肤,使用后需彻底洗手。
5、辅助治疗药物:
维生素B族可改善神经代谢,氨基葡萄糖可能促进筋膜修复。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连续服用2-3个月,更适合作为基础治疗的补充,不能替代主要镇痛药物。
足底筋膜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运动鞋,避免赤足行走。每日进行跟腱牵拉和足底筋膜按摩,用冷冻矿泉水瓶滚压足底可缓解炎症。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减少足部负荷。急性期应暂停跑跳运动,改为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锻炼。夜间使用足踝支具保持筋膜伸展位,持续3-6个月可显著改善复发率。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或手术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