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床受损后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避免二次损伤、促进血液循环、营养补充、医疗干预等方式修复。甲床损伤可能由外伤、感染、营养不良、化学刺激、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清洁防护:
受损甲床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防止细菌感染。佩戴透气指套保护创面,避免接触洗涤剂等化学物质。轻微甲床分离时,修剪游离指甲边缘减少牵拉。
2、循环改善:
每日温水浸泡手指10分钟促进局部血流,配合轻柔按摩。寒冷季节注意手部保暖,血管收缩会延缓甲床修复。吸烟者需戒烟,尼古丁会显著降低末梢循环效率。
3、营养支持:
补充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每日摄入鸡蛋、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锌元素缺乏会导致甲床修复延迟,适量食用牡蛎、坚果、动物肝脏。维生素B7缺乏可能引起甲板变薄,可通过蛋黄、蘑菇补充。
4、病理性干预:
真菌感染需使用特比萘芬、环吡酮胺、阿莫罗芬等抗真菌药物。银屑病性甲床损害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甲板凹陷、油滴样改变,需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的甲床修复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5、医疗处置:
严重甲床缺损需进行甲床成形术或甲母质移植术。外伤性甲床撕裂超过3毫米需手术缝合,术后2周内避免手指负重。慢性甲沟炎反复发作可考虑甲皱襞切除术。
修复期间避免美甲和指甲暴力修剪,选择圆头剪刀处理指甲边缘。适度进行握力球锻炼增强甲周肌肉支撑力,游泳时佩戴防水指套。长期甲床异常需排查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每月记录指甲生长速度,正常指甲每月生长约3毫米,持续6个月未改善需进行甲床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