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发炎多数情况下无法自行痊愈,需及时就医干预。耳膜发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伴随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拖延治疗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或慢性中耳炎。
一、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膜发炎:
急性中耳炎是耳膜发炎的常见病因,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耳部胀痛、耳鸣、发热等症状,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肿胀。此时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若脓液积聚导致鼓膜膨隆,可能需行鼓膜切开术引流。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耳膜发炎:
反复发作的化脓性中耳炎会造成鼓膜持续性炎症,表现为长期耳漏、听力减退。这类患者需进行耳分泌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者,需行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耳塞阻挡进水,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
耳膜发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但需避免潜水等可能影响耳压平衡的活动。若出现眩晕、面瘫等并发症表现,需立即就诊。定期复查听力检查对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遗留鼓膜穿孔者需考虑后期修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