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缺失一部分是否严重需根据缺损程度判断。轻微缺损通常不影响牙齿功能,但需加强防护;大面积缺损可能导致牙齿敏感、龋齿风险增加。
1、轻度牙釉质缺损:
表现为局部釉质变薄或浅表缺损,常见于长期酸性饮食、刷牙力度过大等因素导致。此类情况可通过含氟牙膏强化牙面、避免碳酸饮料摄入等日常护理改善。定期口腔检查可监测缺损进展,必要时进行牙齿涂氟或树脂渗透治疗。
2、中重度牙釉质缺损:
缺损深度达牙本质层时,可能出现冷热刺激痛、咀嚼不适等症状,可能与磨牙症、胃食管反流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此类情况需采用玻璃离子充填或瓷贴面修复,同时针对原发病因治疗。夜间佩戴咬合垫可缓解磨牙造成的进一步损耗。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以巴氏刷牙法清洁,限制柑橘类水果等酸性食物摄入频率。每年进行两次专业洁牙与釉质检查,缺损进展者需及时进行牙体修复。伴随严重敏感症状时,可短期使用脱敏牙膏缓解,但长期修复仍需依赖专业牙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