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长期过量饮酒、营养不良、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戒酒干预:完全戒酒是治疗核心,可阻止肝损伤进展。酒精依赖者可结合心理行为疗法,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纳曲酮、阿坎酸等药物辅助戒断。戒酒6-12个月后部分肝功能异常可逆转。
2、营养补充:患者常合并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需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建议选择鱼肉、乳清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配合维生素B族、维生素E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补充,改善肝细胞修复能力。
3、药物疗法:轻中度患者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水飞蓟宾减轻氧化损伤,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淤积。合并肝纤维化时需联用吡非尼酮或奥贝胆酸抗纤维化治疗。
4、并发症处理:出现腹水需限制钠盐并联合螺内酯、呋塞米利尿;肝性脑病者采用乳果糖减少氨吸收,必要时用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
5、终末期管理:Child-Pugh C级患者需评估肝移植指征,术式包括经典原位移植、背驮式移植。移植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5年生存率可达70%。
日常需严格禁酒并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35kcal/kg热量。建议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定期监测肝功能、腹部超声及肝纤维化扫描,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需胃镜检查预防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