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可通过药物控制、介入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其形成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因素相关。
1、药物控制:
急性期需立即使用降压药降低血管压力,常用药物包括硝普钠、美托洛尔、乌拉地尔。镇痛药如吗啡可缓解剧烈胸背痛,同时需严格卧床避免血压波动。药物主要用于稳定病情或为手术创造条件。
2、介入治疗:
Stanford B型夹层可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通过股动脉植入覆膜支架封闭破口。该术式创伤小,适合高龄或合并症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
3、开放手术:
Stanford A型夹层需紧急行升主动脉置换术,必要时联合主动脉弓置换。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用人工血管替换病变段。术后可能出现截瘫、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重症监护。
4、病因管理:
高血压是主要诱因,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马凡综合征患者需定期监测主动脉直径,避免剧烈运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控制血脂,限制高胆固醇饮食。
5、术后康复:
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逐步进行步行等有氧运动。每半年复查CTA观察支架或人工血管状态。戒烟限酒,保持血压低于130/80mmHg,每日监测心率血压。
患者需终身低盐低脂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g。可进行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术后第一年每月随访,之后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突发撕裂样胸痛需立即就医,警惕夹层扩展或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