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痒疹通常在分娩后数周至数月内自行消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1、症状特点与分期:
妊娠痒疹多出现在妊娠中晚期,表现为四肢伸侧或腹部出现红色丘疹或结节,伴随剧烈瘙痒。根据皮损形态可分为早发型妊娠25-34周出现和迟发型妊娠35周后出现。早发型皮损以丘疹为主,迟发型可能出现较大结节。皮肤病变通常不会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2、治疗与护理措施:
轻度症状可通过冷敷、穿宽松棉质衣物缓解。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低效价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行为,沐浴后及时涂抹无香料保湿霜。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有助于减轻皮肤干燥。
3、特殊注意事项:
若出现皮损渗出、脓疱或发热等症状,需警惕继发感染。妊娠期肝功能异常者需监测胆汁酸水平,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瘙痒感,可通过冥想、孕妇瑜伽等方式舒缓情绪。记录每日瘙痒程度和皮损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进展。
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食用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已知过敏原。选择温和无皂基清洁产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穿着浅色透气衣物有助于观察皮损情况。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出汗过多刺激皮肤。若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或出现皮肤破损,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