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你一定注意了大健康的这些变化:
人:从“花钱治病”到“花钱买健康”: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飙至29.7%!标志着“治未病”已成全民共识!消费需求迎来核爆式升级:不再满足于生病吃药,健康管理全面覆盖疾病预防、精准营养、运动塑形、心理疗愈!企业死守“卖产品”的老路,注定被时代抛弃;
货:熬夜加班催生“护肝片 + 维生素”的打工人标配,智能手环、保健品等“轻态健康”产品销量激增。大健康行业边界彻底模糊! 快消巨头杀入功能性食品,传统药企猛攻消费级市场,银发营养、运动营养等新赛道瞬间被点燃!
场:从争夺药店货架,到争夺用户24小时健康生活;政策东风劲吹! 处方外流、医保线上支付试点,让药店、O2O平台(美团买药、京东健康)迎来黄金时代!B2C电商占比已冲上8.3%,成年轻人“轻态健康”消费主战场!
套用零售行业的“人货场”逻辑,今天医药大健康的人、货、场都在重构,根据20年深入服务大健康(云南白药、太极、康恩贝、振东等)、大消费(小罐茶、花西子等)品牌的咨询经验,智旗认为:所有大健康品牌,都值得重做一遍!
当传统打法彻底失效,到底怎么才能撕开增长缺口?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分享在医药大健康企业,如何在新格局的浪潮中转型,找到增长的更多可能;以及赢得大健康下半场的可复制、可执行的方法论。
一、深访100+医药大健康企业,得出品牌转型必破6大生死关!
彼得·德鲁克在《动荡时代的管理》里说:“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用昨天的逻辑做事。
“去年砸了 3000 万营销费,转化率还不如3年前的零头!”某新锐大健康品牌负责人坦言;
“从产品创新到营销模式,从战略、业务运营到组织能力,行业的每个环节都在重塑,我们企业的每个环节竭力寻找转型之法。” 某头部大健康品牌负责人说;
“转型之路困难重重!渠道分散难整合,消费者信任难建立,品牌与不同代际间存在数字鸿沟。随着老龄化加速、亚健康人群增多,健康管理从 “被动治疗” 转向 “主动预防”,传统营销模式在数字时代逐渐失灵”某百强医药品牌负责人说;
从需求、渠道、货架,到崛起的人群、需求、圈层、内容,大健康行业翻天覆地的变革正在发生。我们不能企图靠产品、价格、渠道、营销的单一改善,就解决品牌增长的根本问题。
结合近几年我们服务的医药大健康客户国药太极、康恩贝、振东制药、东阳光、仁和等企业,以及对100+医药大健康企业深访,我们总结了:当前医药大健康企业转型必破的6大生死关!
战略视角:从专业治病到健康消费的新战场,医疗大健康企业如何跨过传统工业与商业框架,勇敢扎进健康消费品牌的新蓝海?
人群破圈:从银发人群到年轻群体的突围,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催生的千亿级的 “轻健康” 消费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渠道变革:从连锁终端到全域的立体营销推广攻势,企业如何打破医药、药店渠道依赖,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共荣生态?
品类延伸: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类、多品牌矩阵的生态构建,告别 “一招鲜” 的大单品模式,企业如何搭建覆盖健康全场景的营销矩阵?
传播突破:从大广告大流通到全域内容营销,企业如何将不同圈层、场景、功能等重新组合,形成全新全域传播内容且突破广审与平台的双重限制,实现销量增长?
组织进化:从销售铁军到复合型服务组织的蜕变,企业如何打造全新人才、团队、实施有效激励、重塑机制流程,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变革?
来源智旗医药大健康研究团队
二、品牌不同发展阶段 ,克服不同的难关!
说白了,做企业就是一路升级打怪,你升级了,怪也升级了,每个阶段要对抗的“boss”都不一样。
便于理解,我们将医药大健康企业按盈利规模划分为三大类型:0-1新锐大健康品牌、1-10 成熟品牌和 10-100传统品牌(老字号)。
过去20年,智旗在深度服务大健康品牌的过程中,看到诸多切实痛点:新锐品牌烧钱换用户,成熟品牌降价保份额,老字号守着配方吃老本。
① 大健康品牌从 0 到 1 破冰增长:
对于新品牌或新产品,从0到1的业务规模增长是最为关键的业务目的。在此阶段,医药大健康企业需要快速获得市场反馈,验证品牌和产品定位的正确性,及时调整策略。
客户说:深耕保健品行业多年,但一直运营白牌,对品牌营销没有经验,但想做品牌化转型。但缺乏品牌营销经验,不懂市场需求、发展方向;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足,信任度有待提升。
我们认为,从0-1医药大健康品牌转型,关键要跨越三大难关:
难关1:不懂市场,如何找到爆品?
大单品的出现极度依赖实战经验,和对市场的洞察。花大代价做出一个产品,研发端和供应链认为非常创新,但市场团队不认可,消费者也不买账。
围绕“单一”决胜点击穿;
我们提出,传统大健康应该丢掉“功效”枷锁,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营销体系。从人出发,发现问题看清“机会点”,找到“决胜点“。比如,仅从人群代际变化,就有两大维度发现将机会点——新人群的新需求、新人群的老需求;
新人群的新需求:在传统行业外的新需求,发现增量品类机会;
新人群的老需求:传统行业的年轻化转型,发现存量品类的结构性机会;
举个例子:左点,是一个创新型科技养生品牌。它的决胜点,是在“老龄品类”中寻找“年轻痛点”,发现了新人群未被满足的老需求——不是年轻人不想养生,只是传统养生方式太 “老派”,和他们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左点定位 “年轻人的养生黑科技”,将目标瞄准 25-35 岁、生活节奏快、渴望便捷养生的都市人群。这种精准定位,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撕开了传统养生市场的裂缝,为左点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比如「先出样品--粉丝体验官体验--反馈互动--修改定型--工厂下单出大货--消费者购买-体验反馈--收集信息--产品再革新」的正向循环模式。并联通供应链,收集和了解消费者需求,改造供应链端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难关2:找不到渠道切口;
存量市场里卷,再努力也只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当中国药店正在进入“关店潮”, 当医药电商生态加速重构的浪潮,新锐大健康品牌要该如何找到渠道切口?
比如,诺特兰德,是一个专注于运动营养与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品牌,其借势抖音达人分销的“超级红利”完成渠道破局。我们拆解其具体做法:
以“机制性价比+高佣金”策略吸引腰尾部达人(粉丝<10万占比75%);
高度适配达人渠道的开品策略:从9.9的产品到19.9、59.9、99、159、359等,借助数十万中腰尾部达人,实现全网营收突破40亿元。这种“蚂蚁雄兵式”的分销模式,成为渠道破局的重要手段。
难关3:难以形成“小人群”复购闭环;
在白天盯着直播间的转化数据,晚上算着 KOL 合作的 ROI,以为砸钱就能砸出用户池,结果发现用户像沙滩上的脚印,潮水一退全没了。用户对产品粘性弱,他可能刚被你的益生菌存活率 90%打动,转头就被 “网红医生推荐” 带跑。
成熟品牌从大单品到超级品牌跃进:
在品牌成熟阶段,医药健康企业不仅关注短期销售,更注重培育品牌价值和巩固市场地位。通过品牌资产驱动消费者或患者自然裂变,为未来发展储备更多战略选项。
客户说:我们的大单品已经做到品类龙头,产品如何才能让顾客保持忠诚度,提高用户复购率,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协调,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
不少大健康品牌有类似困惑,靠着一款爆火的大单品打响名号,就像手握一把锋利的剑,在市场里杀出了一片天地。可要是想从 “单品王” 升级成人人追捧的超级品类,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 “绊脚石”。
难关1:在“小人群”里建立品牌心智;
难关2:逐步建立全渠道能力,实现渠道共荣;
难关3:从大单品到超级品类,完成品类扩容;
比如,某保健品在抖音渠道通过打造“专家IP”,精准锚定7-18岁青少年父母对小孩身高焦虑,再辅以单品循环、重投流的打法。仅7个月,累计GMV突破了10亿元,平均每月复合增长率77%,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0到1的冷启动。
但高达80%的流量来自千川付费投放,单月投流成本或超千万。被动获取的用户,缺乏忠诚度与品牌认同,很难沉淀为长期资产,极易出现“用户免疫+转化下滑”的双杀局面。
传统品牌焕新升级,完成逆生长:
对于传统强牌,为打破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重塑品牌价值,吸引新一代消费者,需要通过内容重构、场景化营销和情感共鸣,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深度连接,重新激活品牌活力。
客户说:我们是百年中药老字号品牌,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形象太过陈旧,如何实现品牌形象焕新,吸引更多年轻人?品牌也被贴上“中老年专属”的标签,用户画像不清晰,无法精准区分不同圈层用户的需求。
传统医药大健康品牌的焕新升级,就像一场艰难的 “逆生长” 修行。闯过品牌焕新的关,才能抓住年轻消费者;跨过第二曲线的坎,才能找到新的增长引擎;筑牢长期护城河,才能在市场的风浪中屹立不倒。
难关1:品牌焕新,赢得新增长
难关2:布局第二曲线
难关3:建立长期护城河
建立长期护城河,就像老字号给自己打了一口深井,既要守住地下的水源(传统优势),又要不断深挖(创新升级),还要让大家都知道这口井的水有多甜(文化传播),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品牌。
针对上述难点,我们使用「第一品牌战略」系统方法论,已经为多家 0-1、1-10 和 10-100 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营销战略咨询服务,例如太极集团、振东制药、云南白药、康恩贝制药、东阳光等医药大健康品牌,并取得显著增长。
三、破卷重生!医药大健康品牌“4新”解法
从 0 到 1 和从 10 到 100,对大健康品牌的要求非常不同。
前者的核心是单点突破,核心用“创新+拉新“撕开一条口。后者的核心要通过“焕新+上新“不断地稳固底盘,你不能一直在外摆摊吆喝,游击战要继续打,但也要有根据地,有属于自己的品牌阵地。
来源智旗医药大健康研究团队
1、创新+拉新——新锐大健康品牌从0-1破冰增长
第一步:创新赛道,挤进快车道。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条快速增长的赛道,是大健康从业者必须要抓住的红利。选择赛道,可以参考三个方面:看需求、看市场、看竞争、看基因。
看需求——是否为当代消费者真正需求。比如,洞察了一部分人群对美的追求、对情感的渴望、对成功的向往、对新奇特的好奇。
看市场——市场广阔、增速快、竞争不充分、用户教育已被头部玩家完成(比如,即食花胶赛道)
看基因——团队、营销等内外部资源是否能够匹配。
四维分析模型洞察机会点-智旗服务客户“小罐茶”
第二步:创新产品,找到“小人群”的真痛点;
菲利普·科特勒在最新演讲里说:“4.0时代的品牌必须贩卖两种价值——生理层面的‘止痛药’和精神层面的‘创可贴’。”我们总结了大健康创新产品公式:细分人群 x(需求痛点+情绪痒点/爽点)=潜力爆品。
大健康产品创新,我们认为要分三步走——
第一个切入细分“小人群”,比如,某保健品聚焦7-18岁的孩子父母,一是因为他们是青少年群体中基数最大人群,二是这类人群不会像1-7岁的孩子数量收窄;
第二个满足痛点需求,找到细分人群最深的痛点,激发用户的需求和购买欲望。
左点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 “矛盾心理”,既想要养生带来的健康收益,又不想牺牲便捷的生活方式;左点用科技赋能传统养生,让养生变得像玩手机一样轻松,成功占位 “年轻化养生” 的心智。
第三个设计情绪痒点,做好3个感受基本盘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说:“优秀的品牌贩卖的从来不是商品,而是人性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新锐大健康品牌除了强化功能,也要做好自己的“感受基本盘”。
比如,消费者愿意为一瓶益生菌支付上百元,他们买的不是菌群,而是对肠道健康的安全感;当中男们囤货虫草含片,本质是在为产品的身份/价值感买单;当年轻为花小钱科技养生买单,本质是在为“养生黑科技“ 的新鲜感买单。安全感、价值感、新鲜感。这就是我们建议重点研究的,大健康品牌3个感受基本盘。
智旗服务客户中医药百强东阳光
第三步:创新定位,找到 “黄金空白点”
左点避开传统艾灸市场,直接定位 “年轻人的养生黑科技”, 智能艾灸仪切入300 - 800 元区间,价格卡位在“上千元的传统高端养生仪器“和”百元以下的廉价养生小电器“空白价格带,抢占 “黑科技养生” 超级品类;秘诀:在用户痛点与行业盲区的交叉点,找到创新定位。
第四步:创新沟通策略,构建品牌信任壁垒
第一个绑定场景,种草全新沟通内容;
左点 “办公室养生”场景,鼓励用户分享自己在办公室使用左点产品的养生场景。从午休时的眼部按摩仪,加班时的艾灸理疗等真是场景,让左点在年轻群体快速扩散;
康恩贝旗下产品前列康,思路是把“久坐”场景做深,用实现品牌人群破圈。
第二个大健康mail法则,构建信任壁垒
通过“学术推广+专业机构+专家领袖+权威媒体”的组合拳,构建产品的信任壁垒。比如,某保健品通过打造“专家IP—— 奥运营养师+协和博士”的双专家组合,建立消费者信任壁垒。
来源智旗医药大健康研究团队
第五步:品类第一——“超级品类”思维,成为细分领域
在品类内外进行饱和攻击,成为超级品类。一是品类内打爆,利用“内容营销”,在各品牌打爆关键词,让原来有品类消费习惯的用户,抛弃竞争对手,选择你的品牌。二是让没有品类消费习惯的用户选择你,可以利用“跨界”“大流量饱和投放”等手段抢占心智。一旦成为超级品类,能形成寡头效应。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
2、焕新+上新——成熟品牌突破旧阈值,完成逆增长
老字号转型的本质,不是抛弃过去,而是用 “医药级的专业度” 去降维打击新赛道。云南白药的牙膏、华熙生物的玻尿酸,看似跨界,实则都是把 “老本行” 的优势做到了极致。给老板们的三个灵魂拷问:
你的企业有什么 “别人偷不走” 的技术或信任资产?
这个资产能不能解决其他行业的痛点?
用什么 “翻译” 方式能让外行人看懂你的价值?
过去20年,我们协助云南白药、太极、东阿阿胶等品牌成功转型,将其实战打法进一步,发现真正的破局点,藏在 “核心能力的迁移艺术“里
比如智旗客户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做牙膏的逻辑,至今被很多人误读为 “运气好”。但深扒会发现,它不是简单把中药灌进牙膏管,而是精准抓住了中国人 “牙龈出血” 的痛点,将核心的 “止血愈伤” 技术转化为消费端能感知的 “口腔修复” 卖点。这招 “技术场景化,让它在红海中硬生生切出 20% 的市场份额。
我们看看智旗客户东阿阿胶的转型之路。1996年重新发现东阿阿胶价值,让在阿胶论斤卖的寒冬里上演绝地翻身,让4.6万元成交价惊爆行业,为千年滋补品烙上"愈陈愈珍"的黄金印记从;06年断臂重生重新聚焦,砍掉20个副业轻装上阵;2011年将危机变王冠—用中科院水源报告+九朝贡胶非遗大典+故宫联名三箭齐发,把阿胶抬进"滋补国宝"圣殿;
这五年,也上演了一出"老树发新枝"的逆袭大戏:把阿胶块变身为Z世代口袋里的"国潮零食"(横向跨品类扩展),在新西兰鹿场签下80万头赤鹿资源,让"皇家围场1619"高端鹿茸剑指全球市场(出海拓展);从阿胶单品到“三产融合”共同体,整合荒漠肉苁蓉、人参等滋补品类,赋能中小企共建产业链(生态化平台构建),推动“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纵向产业链延伸(纵向产业链延伸),老厂区化身网红文旅综合体,AI质检的摄像头盯着驴皮处理,当老厂房变身阿胶文化酒店,这家三千年老字号终于把"一头驴的价值链"舞成了数字化时代的产业生态探戈。
大健康企业的困境,本质是“阶段适配性危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卡在不同的增长瓶颈里,医疗大健康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差异化挑战,需针对性制定破局策略。
古语有云:“乱世出英雄”。混乱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许多伟大的品牌往往诞生于所谓的“最坏的时代”。那么,在新旧交替,玩法规则颠覆重塑的当下,医药品牌们要规避陷阱,理清发展路径,寻觅新的机遇和方向!
用我非常喜欢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但爱丽丝的童话里还有一句更残酷的续篇:“如果你跑的方向错了,速度越快,离终点越远。”在当今的时代,你若想到达彼岸,就要拿着新地图再接再厉,双速迈进。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