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通常从怀孕第5-6周开始,多数孕妇在孕早期会出现这一症状。
孕吐是妊娠期常见的生理反应,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典型表现为晨起恶心、呕吐,部分孕妇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或对特定气味敏感。症状多在孕12周后逐渐缓解,但少数孕妇可能持续至孕中期甚至分娩前。孕吐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偶发不适,重者可能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1、孕吐的典型时间线:
妊娠5-6周时胚胎开始分泌大量激素,此时母体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约80%孕妇在孕8-10周达到症状高峰,孕16周后激素水平趋于平稳,大多数孕妇症状明显减轻。双胎妊娠或葡萄胎患者因激素水平更高,孕吐可能更早出现且程度更剧烈。
2、需要警惕的异常情况:
若呕吐频率超过每日3次且伴随体重下降5%以上,需考虑妊娠剧吐可能。这类患者可能出现酮尿症、代谢性碱中毒等并发症,需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指标。既往有胃肠疾病或偏头痛病史的孕妇,孕吐症状可能更显著。突发剧烈腹痛或呕吐物带血时,应排除急性胰腺炎、胃溃疡等合并症。
孕吐期间建议选择苏打饼干、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采取少量多餐方式。生姜、维生素B6可缓解恶心感,但需避免空腹服用。保持卧室通风减少异味刺激,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若出现24小时无法进食、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或胎动异常减少,需立即就医评估。适当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需避免空腹状态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