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龄齿未按时萌出可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评估、正畸干预、手术助萌、间隙维持等方式处理。六龄齿延迟萌出可能与遗传因素、乳牙滞留、颌骨发育异常、全身性疾病、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1、口腔检查
通过临床视诊和探诊评估萌出空间及邻牙位置,检查乳牙是否滞留或存在多生牙。若发现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存在牙槽骨粘连,需考虑拔除阻碍萌出的乳牙。同时需排除龋齿或根尖周炎等局部感染因素。
2、影像学评估
拍摄曲面断层片或锥形束CT判断恒牙胚发育状态,确认六龄齿是否存在先天缺失、异位埋伏或牙瘤压迫等情况。对于颌骨内水平埋伏的牙齿,需测量牙轴角度评估自然萌出概率。
3、正畸干预
对于轻度阻生病例可采用片段弓丝技术开拓间隙,配合颌间牵引调整牙齿萌出方向。严重骨性阻生需配合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三维位置调整,治疗周期通常需要数月时间。
4、手术助萌
完全骨埋伏且无法通过正畸牵引的病例,需行开窗术暴露牙冠并粘结正畸附件。术中需注意保护牙周韧带,术后配合弹性牵引引导牙齿进入牙弓。存在囊性病变者需同期进行囊肿摘除。
5、间隙维持
对于先天缺失六龄齿的病例,需使用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待颌骨发育完成后选择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青少年患者可考虑自体牙移植替代缺失牙。
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齿发育情况,保持早晚刷牙及使用牙线清洁。避免过硬食物防止乳牙早失,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颌骨发育。发现乳牙滞留或恒牙萌出异常时,应及时到儿童口腔科或正畸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