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导致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疾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主要由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功能不全、过期妊娠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肺部湿啰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气胸、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氧疗、机械通气等治疗。
1、发病机制
胎儿在宫内缺氧时会引发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胎粪排入羊水。当胎儿出现喘息样呼吸时,被胎粪污染的羊水可能进入呼吸道。胎粪中的胆盐、胰酶等物质会刺激肺泡上皮,引发化学性肺炎。胎粪颗粒还可阻塞小气道,形成活瓣效应,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
2、高危因素
过期妊娠孕妇胎盘功能减退易导致胎儿缺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引起胎盘灌注不足。产程延长会增加胎儿窘迫概率。脐带绕颈或胎盘早剥等急性缺氧事件可直接诱发胎粪排出。糖尿病孕妇胎儿体型过大也可能增加分娩时缺氧风险。
3、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很快出现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表现。皮肤黏膜可见明显发绀,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部分患儿胸廓呈桶状膨隆,提示存在气胸。严重病例可出现抽搐、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症状,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4、诊断方法
产前胎心监护可发现胎心率异常。出生后X线检查可见双肺斑片状浸润影伴肺气肿表现。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同时评估肺动脉压力。气管插管时若吸出胎粪样物质可确诊。
5、治疗措施
立即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中重度患儿需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顺应性。合并气胸需行胸腔穿刺引流。对顽固性低氧血症患儿可考虑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预防胎粪吸入综合征需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窘迫。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粪污染羊水时,产科医生应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出生后立即评估新生儿呼吸状况,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吸引。患儿恢复期需保持适宜环境温度,喂养时注意少量多次,避免呛咳。定期随访评估肺部发育情况,警惕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