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失明。该病可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分支动脉阻塞两种类型,典型表现有视力骤降、视野缺失、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视网膜苍白水肿、黄斑樱桃红斑等。

1、视力骤降
患者常描述为突发单眼视力急剧下降,数秒内可降至手动或光感。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视力可完全丧失,分支阻塞则表现为对应区域的视野缺损。这种视力损害具有不可逆性,超过90分钟未处理将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永久性死亡。
2、视野缺失
根据阻塞部位不同呈现特征性视野改变。中央动脉阻塞表现为全视野丧失,分支动脉阻塞则出现象限性或扇形视野缺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黑朦先兆,提示视网膜短暂缺血发作。
3、瞳孔异常
患眼会出现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即光线照射患眼时瞳孔收缩减弱,而照射健眼时双侧瞳孔正常收缩。这一体征有助于鉴别视神经与前段视网膜病变。
4、眼底改变
发病初期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血柱节段性中断,静脉塌陷。12-24小时后视网膜呈现乳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因视网膜变薄呈现樱桃红斑。晚期可能出现视神经萎缩和血管白鞘形成。
5、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眼压升高、头痛等全身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对侧肢体无力等脑血管病征象。颈动脉狭窄患者可闻及血管杂音。

视网膜动脉阻塞属于眼科急症,发病后需立即就医进行降眼压、血管扩张等抢救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长时间俯卧位或颈部过度屈伸。定期眼科检查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建议每年进行眼底血管评估,发现早期血管病变及时干预。突发视力变化时切忌揉眼或热敷,应立即平卧并联系急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