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属于直肠脱垂的俗称,多数情况下属于需要及时干预的疾病。直肠脱垂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前者仅黏膜层外翻,后者则涉及全层肠壁脱出。
一、不完全性脱垂:
表现为排便时直肠黏膜外翻,可自行回纳或手动复位。此阶段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芹菜预防便秘,配合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进行3组、每组15次的收缩训练能有效缓解症状。若伴随肛门坠胀感,可尝试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完全性脱垂:
直肠全层脱出且无法自行回纳,可能出现黏膜充血、溃疡甚至嵌顿坏死。此阶段需医疗干预,轻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如5%石炭酸植物油,重者需行经腹直肠悬吊术或Altemeier手术。发病可能与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盆底肌松弛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肛门失禁、黏液渗出等症状。
日常需避免久蹲久坐,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规律进行游泳、快走等低强度运动;饮食上增加火龙果、奇亚籽等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若脱出物出现颜色发紫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防止肠管缺血性坏死。心理上需正视疾病进展性特点,避免因羞耻感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