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闷堵可能由耵聍栓塞、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突发性耳聋或梅尼埃病引起,需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声导抗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前庭功能评估明确诊断。
1、耳镜检查:
耳科医生会使用耳镜观察外耳道及鼓膜情况,排查耵聍栓塞、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等问题。耵聍栓塞是最常见的生理性诱因,表现为耳道被褐色块状物堵塞;若发现鼓膜充血、积液或膨隆,则提示中耳炎可能。
2、听力测试:
纯音测听和言语识别率测试可评估听力损失程度。突发性耳聋常表现为单侧高频听力骤降,梅尼埃病则呈现波动性低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特征有助于鉴别传导性耳聋与感音神经性耳聋。
3、声导抗检查:
通过测量鼓室压力变化判断咽鼓管功能。正常鼓室图为A型曲线,若呈现B型平坦型提示中耳积液,C型负压型表明咽鼓管通气障碍。该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尤为重要。
4、影像学检查:
颞骨CT能显示中耳乳突结构,排查胆脂瘤、肿瘤或骨折;内听道MRI适用于怀疑听神经瘤或中枢病变者。影像学异常可能伴随耳鸣、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5、前庭功能评估:
眼震电图和冷热试验可检测平衡功能,梅尼埃病患者常出现旋转性眼震和耳石症样表现。伴眩晕发作时需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日常建议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急性闷堵超过48小时或伴随眩晕、耳痛、发热时需立即就医。均衡摄入镁、锌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内耳微循环,适度咀嚼口香糖可促进咽鼓管开放。耳闷持续不缓解者应定期复查听力,避免长期佩戴耳机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