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牙齿表面有裂纹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5-24 10:43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牙齿表面裂纹可能由外力损伤、咬合异常、牙釉质发育不全、温度刺激或龋齿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树脂填充、牙冠修复、调整咬合、脱敏治疗或根管治疗等方式干预。

1、外力损伤:

牙齿受到撞击、磕碰等机械性外力时,可能导致牙釉质出现裂纹。常见于运动外伤、意外跌倒或咀嚼硬物等情况。裂纹较浅时可观察随访,若伴随冷热敏感需进行树脂充填或全瓷冠修复保护牙髓。

2、咬合异常:

长期磨牙或咬合关系不平衡会导致牙齿承受不均匀压力,形成微小裂纹。典型表现为晨起时颌面部酸胀、牙齿敏感。通过佩戴咬合垫、调磨高点牙齿或正畸治疗可改善应力分布。

3、牙釉质发育不全:

先天釉质矿化不良或儿童期氟斑牙会使釉质结构脆弱,日常咀嚼即可产生裂纹。这类裂纹多呈网状分布,需避免酸性食物刺激,严重者可考虑渗透树脂治疗或瓷贴面修复。

4、温度刺激:

频繁交替进食冷热食物导致釉质热胀冷缩,可能引发隐裂。裂纹初期仅对温度敏感,可使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若发展为牙髓炎则需根管治疗。

5、龋齿破坏:

龋坏导致牙体组织薄弱,咀嚼压力易使病变区域开裂。常伴随食物嵌塞和自发痛,需彻底清除腐质后选择嵌体或全冠修复,避免裂纹延伸至牙根。

日常应避免用牙开瓶盖、咬冰块等行为,选择软毛牙刷及含氟牙膏轻柔刷牙。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时可使用染色法检测早期裂纹,适量增加乳制品摄入有助于增强釉质抗裂性。出现持续敏感或疼痛时需及时拍摄牙片评估裂纹深度,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齿劈裂。

上一篇:13三体综合征是什么病 下一篇:大肠癌早期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