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可通过典型症状结合医学检查判断,早期可能无明显表现,随病情进展会出现排尿异常、水肿、乏力等症状。
一、典型症状表现:
肾衰竭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或尿量减少,随着肾功能恶化会出现全身性症状。晨起眼睑水肿和下肢凹陷性水肿是常见体征,由于肾脏排水能力下降导致液体潴留。贫血相关症状如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可能较早出现,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有关。晚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提示代谢废物蓄积。
二、必要医学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提示严重肾损伤。血液检查中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是判断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²已属于肾功能不全阶段。肾脏超声能观察肾脏形态变化,慢性肾衰竭常表现为肾脏萎缩、皮质变薄。必要时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三、高危人群筛查:
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肾功能,这两种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有慢性肾炎病史、多囊肾家族史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生素的人群,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变化。老年人肾功能自然衰退,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肾脏相关检查项目。
预防肾衰竭需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建议低于130/80mmHg。日常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毫升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可适量饮用白开水或淡茶。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但晚期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对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加重肾脏血管收缩。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