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和嘴唇之间的区域称为人中,是面部重要的解剖标志,具有生理功能和美学意义。
1、解剖定位:
人中指鼻小柱基底至上唇红缘的纵向凹陷沟,医学名称为philtrum。该区域由两侧人中嵴围合形成,表面覆盖薄层皮肤,深部与口轮匝肌纤维连接。胚胎发育第6-7周时两侧上颌突融合形成此结构。
2、生理功能:
人中沟在哺乳期形成密封空间辅助婴儿吮吸,成年后参与唇部精细动作。沟内分布三叉神经分支,触觉敏感度是周围皮肤的3倍。凹陷结构可导流汗液防止刺激口周皮肤。
3、临床意义:
人中短缩可能提示胎儿酒精综合征或22q11缺失综合征。麻醉科常在此处评估脱水程度,按压回弹超过2秒提示体液不足。中医望诊认为人中形态与生殖系统健康相关。
4、美学标准:
理想人中长度占面下1/3的1/3,女性约11-13mm。美容手术通过鼻基底填充或唇成形术调整比例。人中嵴与鼻翼缘的夹角在90-110度时最具协调感。
5、日常护理:
该区域皮脂腺密集需每日清洁,建议使用氨基酸洁面。冬季可涂抹凡士林预防皲裂。脱毛时避免热蜡接触沟底皮肤,激光脱毛需调低能量密度。
保持人中区域健康需注意温和清洁与保湿,避免过度摩擦刺激。日常可进行唇周肌肉训练:用食指轻压人中,对抗阻力做嘟嘴动作10次/组。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维持黏膜健康。运动时注意防晒,紫外线易导致色素沉积形成明显人中线。若出现持续红肿、疼痛或形态改变,建议及时就诊排查唇疱疹、接触性皮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