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病毒药物、保肝降酶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和辅助性中成药。
1、抗病毒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丙型肝炎主要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等直接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控制病情进展,需严格遵医嘱长期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
2、保肝降酶药物:
甘草酸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能减轻肝细胞炎症,降低转氨酶水平。适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可改善肝细胞膜稳定性,但需注意这类药物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
3、免疫调节药物:
胸腺肽α1、干扰素等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干扰素适用于部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但可能引起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使用前需评估患者免疫状态,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禁用。
4、抗纤维化药物:
安络化纤丸、鳖甲软肝片等中成药可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适用于长期慢性肝炎伴有肝纤维化倾向者,需配合病因治疗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5、辅助性中成药:
茵栀黄颗粒、强肝胶囊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辅助改善肝炎症状。使用时应关注药物性肝损伤风险,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肝炎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根据病因和病情分期选择个体化方案。日常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饮酒及损肝药物。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影像学,出现乏力加重、黄疸加深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餐具消毒隔离,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庭成员应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