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眼部外伤、注意用眼卫生、警惕早期症状等方式预防。
1、定期眼科检查:
建议高度近视者、中老年人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通过眼底照相或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筛查视网膜变性、裂孔等病变。糖尿病患者需每3-6个月检查一次,妊娠高血压患者应增加产前眼底监测频次。早期发现视网膜周边变性区可及时行激光光凝治疗,降低脱离风险。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需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需规范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引发葡萄膜炎导致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3、避免眼部外伤:
拳击、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可能引发外伤性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参与。日常需防护化学溅射伤和锐器伤,从事电焊、木工等职业时佩戴护目镜。若头部受到撞击后出现闪光感,需立即就医排除视网膜震荡伤。
4、注意用眼卫生:
减少持续用眼时间,每40分钟远眺放松睫状肌,避免在颠簸环境中阅读。高度近视者不宜过度揉眼,强光环境下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建议开启护眼模式。
5、警惕早期症状:
突发飞蚊症增多、闪光感、视野缺损可能是视网膜脱离前兆,需在24小时内就诊。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患者出现视物变形时,应排查视网膜周边撕裂。术后患者若眼压骤降伴疼痛,需警惕脉络膜脱离引发的连锁反应。
日常可增加蓝莓、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适度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焦距的运动。建议戒烟以减少自由基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害,40岁以上人群可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长时间俯身提重物或剧烈咳嗽,防止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时需平卧休息并尽快就医,避免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