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风险与子宫内膜损伤、胎盘附着异常、多次妊娠史等因素相关,可通过超声筛查、MRI诊断、药物抑制宫缩、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等方式干预。
1、内膜损伤:剖宫产或刮宫手术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蜕膜化不完全时胎盘绒毛易侵入肌层。避免多次宫腔操作,孕前评估瘢痕子宫状态,必要时行宫腔镜修复。
2、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或附着于子宫下段,该区域肌层薄弱易穿透。孕中期超声监测胎盘位置,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出现无痛性出血需立即就医。
3、妊娠频次:≥3次妊娠使子宫蜕膜血管形成缺陷,绒毛为获取更多血供向深处生长。建议间隔18个月以上再孕,补充叶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4、高龄因素:35岁以上孕妇子宫动脉硬化,胎盘代偿性增加绒毛浸润深度。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孕12周起每4周进行胎儿血流多普勒监测。
5、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中胚胎移植可能破坏内膜同步性,增加植入风险。移植前评估内膜厚度,优先选择自然周期方案,妊娠后持续黄体支持至孕12周。
日常需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日摄入30mg铁剂预防贫血,监测胎动变化。突发大量出血时采取头低臀高位,立即呼叫急救。孕28周后避免长途旅行,提前选择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