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鼾通常不建议自行用药,需先明确病因再针对性治疗。打鼾可能与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药物干预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或呼吸兴奋剂等。
1、鼻用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导致的鼻腔阻塞性打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类药物能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通气,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鼻腔干燥或出血。
2、抗组胺药物:
对过敏因素诱发的打鼾可能有效,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通过抑制组胺释放缓解鼻塞症状,但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需避免与镇静类药物联用。
3、呼吸兴奋剂:
针对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如乙酰唑胺可刺激呼吸中枢。这类药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可能引发肢体麻木、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4、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舌体肥大导致打鼾,左甲状腺素钠可改善代谢异常。使用前需确认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避免过量引发心悸等症状。
5、减重药物:
肥胖相关打鼾可考虑奥利司他等减重药物辅助治疗。需配合饮食运动管理,可能出现脂肪泻等胃肠道反应。
打鼾患者日常应保持侧卧位睡眠,控制体重并戒烟限酒。枕头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避免睡前服用镇静药物。合并日间嗜睡或呼吸暂停超过10秒需及时就诊,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或手术矫正。饮食上减少高脂乳制品摄入以防痰湿加重,可适当食用白萝卜、冬瓜等利水渗湿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