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蛀牙松动且已烂掉时,多数情况下不建议立即拔牙。妊娠期口腔治疗需优先考虑母婴安全,非紧急情况通常建议产后处理。
1. 妊娠期拔牙的风险评估:
妊娠前三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关键期,拔牙可能因紧张、疼痛刺激诱发宫缩;妊娠后三个月子宫敏感度增高,仰卧体位可能引发低血压综合征。若蛀牙松动伴随急性感染如化脓性牙髓炎,需在产科与口腔科医生共同评估下,选择孕中期4-6个月相对安全的窗口期进行干预。操作时需避免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优先采用局部清创、引流等保守治疗。
2. 松动蛀牙的应急处理:
未发生感染时,可用温盐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牙齿松动度较大者,可用牙线临时固定防止脱落误吞。出现自发痛或牙龈肿胀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期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配合氯己定漱口水控制炎症。龋洞较深者可暂时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填充,缓解冷热刺激敏感。
3. 妊娠期口腔护理要点:
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重牙龈血管通透性,需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理邻面菌斑。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如饮用无糖酸奶、食用焯煮绿叶蔬菜。妊娠反应严重者可采用含氟化亚锡的防吐牙膏,呕吐后及时用苏打水漱口中和胃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专业牙周检查,清除牙结石预防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口腔问题需建立多学科管理方案,除常规口腔卫生维护外,建议每日用冲牙器清洁后牙区食物残渣,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营养方面重点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适量食用奶酪、豆腐等富含酪蛋白的食物增强牙釉质抗龋力。出现牙齿剧烈疼痛或面部肿胀时,需立即就诊避免感染扩散影响胎儿,就诊时主动告知孕周及用药禁忌史。产后6周应进行系统性口腔检查,对无法保留的患牙择期拔除并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