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咪咬伤后手痒可通过局部消毒、抗过敏药物、冷敷处理、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免疫系统反应、狂犬病暴露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配合碘伏或75%酒精消毒。猫口腔携带巴斯德菌属,伤口暴露可能引发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避免使用双氧水刺激创面,消毒后保持伤口干燥透气。
2、抗过敏处理:
猫唾液中的Fel d1蛋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瘙痒性荨麻疹。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症状。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减轻皮肤变态反应,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3、冷敷镇静:
用冰袋包裹干净毛巾冷敷患处10分钟,血管收缩可缓解组织胺释放引起的瘙痒。每日重复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后涂抹炉甘石洗剂形成保护膜,阻断外界刺激。
4、感染监测:
观察72小时内是否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猫咬伤感染率高达50%,可能与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出现红线样淋巴管炎需立即抗生素治疗。
5、狂犬病预防:
未接种疫苗的流浪猫咬伤需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根据WHO指南,Ⅲ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家养猫若接种记录完整可十日观察法,期间伤口避免缝合包扎。
被咬后24小时内需限制辛辣饮食,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每日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修复能力,伤口愈合期避免剧烈运动出汗。养猫家庭应定期修剪宠物指甲,玩耍时使用逗猫棒替代徒手互动。若48小时后瘙痒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寒战,需急诊排查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