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糜烂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抗真菌药、抗生素软膏和激素类药膏。
真菌性外阴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伴豆渣样分泌物。可选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使用期间需保持外阴干燥透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合并阴道炎时需配合阴道栓剂治疗。
细菌性外阴炎常伴随灼痛感及黄色分泌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有关。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用药前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急性期可配合硼酸溶液湿敷缓解症状。
外阴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引发的糜烂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弱效激素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伴有明显渗出时可先用3%硼酸溶液冷敷,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氯雷他定。需避免搔抓刺激,禁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冲洗患处。
日常护理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勤换卫生巾。饮食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增强皮肤修复能力。清洗外阴时水温不超过40℃,沐浴后及时擦干皮肤皱褶处。若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溃疡加深、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查外阴白斑或肿瘤性病变。长期不愈的糜烂需通过组织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