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抗生素组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可促进溃疡愈合。
2、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燕麦粥、蒸蛋羹、嫩叶蔬菜;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豆腐辅助黏膜修复。
3、感染控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规范完成14天四联疗法;家庭成员应同步检测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后4周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确认根除效果。
4、并发症处理:
出血性溃疡可通过内镜下止血夹或电凝治疗;穿孔病例需紧急腹腔镜修补术;梗阻患者需放置肠道支架或胃肠吻合术。手术指征包括反复出血、穿孔、顽固性梗阻等。
5、压力管理: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练习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避免过度劳累诱发溃疡复发。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低纤维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愈合情况。出现呕血、剧烈腹痛、体重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严格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计划,避免过早摄入粗硬食物造成吻合口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