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通常经过规范治疗可在1-3个月内治愈。具体疗程取决于感染程度、虫体负荷量以及患者肝功能状况,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驱虫治疗。
一、轻度感染的治疗周期:
粪便检查发现少量虫卵且无肝硬化表现者,口服吡喹酮或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约1个月。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胃肠道不适,多数2周内症状缓解。完成疗程后需连续3次粪便复查阴性视为治愈,期间避免进食生鱼片等可能含囊蚴的食物。
二、中重度感染的治疗方案:
伴有胆管炎或轻度纤维化患者需延长治疗至2-3个月,采用驱虫药联合护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超声显示胆管扩张者可能需ERCP取虫,术后仍需药物巩固治疗。此类患者治愈后每半年需复查肝胆超声,警惕胆管癌变风险。
治疗期间需严格忌酒并控制油脂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1.2g/kg体重以促进肝细胞修复。康复期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合并胆道病变者应终身随访,每年完成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饮食建议将鱼类彻底煮熟至中心温度达90℃以上,处理生熟食的刀具砧板需分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