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ESD手术后,危险期通常集中在术后1-2周内。这段时间内,患者需特别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穿孔或感染等。术后初期是伤口愈合的关键阶段,也是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时期。
术后1周内是出血和穿孔的高发期。胃ESD手术通过内镜切除病变组织,术后创面较大,容易发生出血。穿孔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胃壁的损伤,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外溢,引发腹腔感染。术后2周内,患者仍需警惕迟发性出血或感染,尤其是创面愈合不良的情况下。
术后护理对降低危险期风险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活动,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1-2周内,建议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同时,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抑酸药和抗生素,以促进创面愈合和预防感染。
术后定期复查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通常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内镜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是否有复发迹象。若出现剧烈腹痛、呕血或黑便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胃ESD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可以有效降低危险期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