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浑身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心理疏导和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疼痛可能由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肌肉劳损、神经病变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物理治疗:
热敷或冷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低频脉冲电刺激能减轻神经性疼痛,超声波治疗适用于深层组织炎症。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建议每周进行2-3次温水泳池活动。康复训练应包含关节活动度练习和核心肌群强化,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短期控制炎症性疼痛,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骨质疏松患者可选用阿仑膦酸钠等骨吸收抑制剂。神经病理性疼痛建议使用普瑞巴林,需注意嗜睡副作用。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剂量。
3、营养干预:
每日应保证800-1000毫克钙摄入,优选低脂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补充剂量建议为400-800IU/日,可配合鲑鱼、蛋黄等食物。蛋白质摄入量需达1-1.2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类和豆类。限制高盐食品以减轻骨质疏松风险,适量补充ω-3脂肪酸有助于缓解炎症。
4、心理疏导:
慢性疼痛常伴随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疼痛应对方式。团体心理治疗能减少社会隔离感,正念训练有助于提升疼痛耐受阈值。建议家属参与疼痛日记记录,客观评估干预效果。音乐疗法和艺术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调节情绪。
5、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足三里、肾俞等穴位可改善气血运行。艾灸适用于寒性疼痛体质,隔姜灸效果更佳。中药熏蒸可选用独活、桑寄生等祛风湿药材。推拿手法以轻柔的滚法、揉法为主,避免暴力扳法。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建议每日练习20-30分钟。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骑固定自行车,注意运动前后充分热身和拉伸。饮食可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食用橄榄油、坚果和深海鱼类。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使用记忆棉床垫减轻压力点疼痛。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维生素D水平监测,建立疼痛程度评分记录表便于医生评估。社交活动参与度与疼痛感知呈负相关,建议每周参加2-3次集体活动。居住环境应安装防滑设施和扶手,避免跌倒加重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