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抑郁与重度抑郁的主要区别在于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及自杀风险,临床诊断需依据症状数量、持续时间及功能影响综合评估。
1、症状数量:
中度抑郁通常符合5-6项诊断标准症状,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附加症状。重度抑郁则满足7项以上症状,几乎所有诊断条目均出现,且症状呈现持续性高强度表现。
2、功能损害:
中度抑郁患者尚能维持基本工作学习,但效率明显下降,社交活动减少。重度抑郁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长期缺勤、自我照顾能力丧失,甚至无法完成洗漱等基础生活行为。
3、躯体症状:
中度抑郁躯体症状呈间歇性,可能出现头痛、胃肠不适等心身反应。重度抑郁常伴显著生物学改变,包括晨重夜轻节律、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部分患者出现非真实感或解离症状。
4、自杀风险:
中度抑郁患者可能有消极念头但无具体计划。重度抑郁患者自杀意念强烈,常伴随详细自杀计划或未遂史,部分出现扩大性自杀观念,属于精神科急症范畴。
5、治疗差异:
中度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联合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改善。重度抑郁需强化治疗,包括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抗精神病药增效治疗,或考虑改良电抽搐治疗。
抑郁症状管理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尤为重要,建议家属参与治疗过程,避免孤立患者。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时需立即精神科急诊干预,早期规范治疗可使70%以上患者获得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