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可通过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冲洗阴道、减少性生活频率、使用干扰素栓剂、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宫颈糜烂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慢性宫颈炎、频繁人工流产、病原体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原因引起。
1、日常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酸性环境。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同房前后双方应清洁外生殖器,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
2、行为调整:
减少阴道灌洗频率至每周不超过1次,防止破坏宫颈黏液屏障。控制性生活频率在每周2-3次,避免经期同房。长期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等病原体感染概率。
3、药物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可增强局部免疫力,保妇康栓能促进糜烂面愈合,聚甲酚磺醛溶液适用于合并感染的创面处理。药物治疗需配合阴道pH值检测,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经周期。
4、物理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可精准汽化糜烂组织,促进鳞状上皮再生。高频电凝术通过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术后2个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物理治疗前需排除宫颈癌前病变。
5、病理干预:
宫颈环形电切术适用于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冷刀锥切术用于可疑早期浸润癌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需定期随访HPV和TCT检查。
日常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治疗期间避免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每3-6个月复查阴道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异常排液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