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绕颈多发生在妊娠28周至分娩前,其中32周后发生率较高。这与胎儿活动空间减少、脐带相对增长有关,属于妊娠期常见现象。
1、发生阶段与原因:
妊娠中期20-28周胎儿体积较小,羊水充足,活动范围大,脐带绕颈发生率约20%。随着孕周增加,胎儿活动受限但胎动幅度增强,32周后绕颈概率上升至30%左右。脐带过长超过80厘米、羊水过多或胎儿频繁翻转是主要诱因。多数情况下绕颈1-2周,松紧程度决定临床意义。
2、监测与处理原则:
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绕颈周数及脐血流情况。单纯绕颈无脐带受压时无需干预,定期监测胎动和胎心即可。若出现胎动减少、胎心异常低于110次/分或超过160次/分,需警惕胎儿窘迫。孕晚期建议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合并羊水过少或妊娠高血压者需增加监测频率。
日常避免长时间仰卧,选择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控制体重增长以减少巨大儿风险,适度散步等温和运动可促进胎儿体位调整。饮食注意补充铁质预防贫血,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有助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出现胎动异常或宫缩频繁时需立即就医,分娩方式需由医生综合评估绕颈周数、脐带张力及产程进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