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口腔溃疡可能由机械性损伤、化学刺激、温度刺激、口腔卫生不良、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1、机械性损伤:
牙齿咬伤、牙刷摩擦、牙科器械刮伤等物理刺激可破坏口腔黏膜屏障。避免食用尖锐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正畸患者可佩戴保护蜡减少托槽摩擦。
2、化学刺激:
强酸强碱物质接触口腔黏膜导致化学性灼伤,常见于误食腐蚀性物质或药物贴片过敏。接触后立即用清水冲洗,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局部涂抹维生素E软膏促进修复。
3、温度刺激:
过烫饮食造成黏膜烫伤,低温冻伤较为罕见。进食前测试食物温度,烫伤后含服冰水缓解疼痛,48小时内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面。
4、口腔卫生不良:
牙菌斑堆积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关。表现为溃疡周围红肿伴白色伪膜,每日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
5、局部感染:
疱疹病毒或结核杆菌感染可导致深大溃疡,常伴随淋巴结肿大。需进行溃疡面分泌物培养,病毒性感染可口服阿昔洛韦,细菌性感染需联用甲硝唑与阿莫西林。
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维生素B族与锌元素,避免柑橘类水果刺激创面。每日进行盐温水含漱促进愈合,溃疡持续两周未愈需排查白塞病等系统性疾病。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睡眠充足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