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并发症为核心目标。
1. 药物治疗:
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主要包括普萘洛尔、卡维地洛等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减少心输出量和内脏血流达到降压效果。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用于急性出血期收缩内脏血管。利尿剂如螺内酯能缓解腹水症状。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2. 内镜治疗: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套扎术是首选止血方式,通过橡胶圈结扎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硬化剂注射治疗适用于不适合套扎的病例,通过注射聚桂醇等药物促使血管纤维化。这两种方法需间隔2-4周重复治疗直至曲张静脉消失。
3.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分流道显著降低压力,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反复出血或难治性腹水患者。球囊导管逆行静脉栓塞术BRTO则针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通过栓塞出血血管达到止血效果。
4. 外科手术:
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可考虑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前者通过离断贲门周围血管减少出血风险,后者通过门腔静脉分流降低压力。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根本治疗手段,可同时解决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问题。
日常管理需严格禁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控制腹水,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肝硬化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胃镜筛查静脉曲张,出现呕血、黑便等出血征象需立即就医。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可改善循环功能,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患者对出血风险的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识别肝性脑病早期症状如性格改变或定向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