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椎骨质退变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营养神经药物、抗骨质疏松药及中成药。具体选择需结合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药物耐受性综合评估。
1、非甾体抗炎药:
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腰痛伴活动受限患者,可减轻局部水肿和神经压迫症状。长期使用需监测胃肠道及心血管不良反应。
2、肌松药: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能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针对椎旁肌代偿性紧张导致的放射性疼痛效果显著,通常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2-4周。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3、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维生素B1等促进神经修复。适用于合并下肢麻木或感觉异常的患者,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症状。需连续使用1-3个月方能显效。
4、抗骨质疏松药:
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退变患者。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延缓骨质流失,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肾功能。
5、中成药:
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颗粒具有活血化瘀、强筋壮骨功效。作为辅助治疗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慢性隐痛。需注意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腰椎骨质退变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日补充800-1000mg钙质及400IU维生素D。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减轻腰椎压力。急性疼痛期可尝试局部热敷或低频脉冲理疗,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肌力下降需及时影像学检查排除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