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出现疙瘩可能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脂肪瘤或副乳等原因引起。
1、毛囊炎:
腋窝毛囊因出汗多、清洁不足或刮毛刺激引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硬结。轻度可局部热敷促进消退,反复发作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日常需保持腋窝干燥,避免抓挠。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触诊为光滑圆形肿物,可能伴发感染。小囊肿无需处理,增大或感染时可手术切除。注意避免挤压囊肿,防止继发感染。
3、淋巴结肿大:
可能与上肢感染、免疫反应或结核等疾病相关,表现为质地较硬、可活动的肿块。需排查原发病因,细菌感染需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
4、脂肪瘤:
脂肪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触诊柔软、边界清晰。生长缓慢者无需处理,影响活动时可手术切除。避免过度按摩刺激瘤体增大。
5、副乳:
胚胎期乳腺组织退化不全所致,月经期可能肿胀疼痛。无症状不需治疗,影响美观可选择手术切除。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建议每日温水清洁腋窝并保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出现肿块持续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至普外科就诊。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腋窝肿块多数为良性病变,但需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性质,切忌自行挑破或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