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可通过HPV检测、TCT检查、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宫颈癌通常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引起。
1、HPV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6型和18型HPV与70%的宫颈癌相关。筛查建议采用HPV分型检测,阳性者需结合TCT检查结果判断。30岁以上女性推荐每5年进行一次HPV联合TCT筛查。
2、异常出血:接触性出血或绝经后出血可能与宫颈病变有关。这类症状需立即进行TCT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时需阴道镜活检。月经周期紊乱合并出血症状者应缩短筛查间隔至1年。
3、宫颈病变史:既往有CIN2/3级病变者癌变风险增加3-5倍。建议每6个月进行HPV检测联合阴道镜评估,持续2年无复发后可改为年度筛查。曾接受LEEP刀手术者需监测切缘状态。
4、免疫抑制状态:HIV感染者或器官移植后患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10倍。这类人群需从21岁起每年筛查,采用HPV-DNA检测方法。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每6个月进行妇科检查。
5、遗传高危因素:一级亲属患宫颈癌者发病风险增加2-3倍。建议25岁起开始筛查,优先选择灵敏度高的HPV mRNA检测。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需同时监测卵巢和乳腺情况。
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多摄入深色蔬菜中的叶酸和维生素E。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可降低炎症水平。避免吸烟及被动吸烟,减少酒精摄入量,注意性卫生安全。筛查异常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绝经后女性应持续筛查至65岁,连续3次阴性结果方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