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后导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的病理状态,主要由创伤性操作、感染等因素引起。
1、创伤性操作
人工流产、刮宫术等宫腔内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创面愈合过程中发生粘连。反复宫腔操作会显著增加粘连概率,术后建议遵医嘱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促进内膜修复,定期超声复查。
2、感染因素
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破坏内膜正常结构。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纤维蛋白渗出,形成永久性粘连带。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后,进行抗感染治疗和粘连分离术。
3、放射治疗
盆腔放射治疗可能直接损伤子宫内膜干细胞,导致内膜再生障碍。这类粘连通常范围广泛且程度严重,可能需要多次宫腔镜手术联合激素治疗。
4、先天畸形
子宫发育异常如纵隔子宫可能伴随宫腔容积减小,轻微创伤即可诱发粘连形成。这类情况需通过三维超声或核磁共振评估畸形程度,必要时行宫腔镜矫形手术。
5、其他因素
产后胎盘残留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等特殊情况也可能引发粘连。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继发闭经或不孕,确诊需依靠宫腔镜检查。
宫腔粘连患者日常应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术后按医嘱使用雌激素药物。饮食宜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摄入,如鱼类、坚果等,促进内膜修复。定期妇科复查,出现腹痛加剧或发热需及时就诊。备孕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宫腔形态评估和生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