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肛门失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23 10:44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肛门失禁可能由肛门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老年性退化等原因引起。

1、括约肌损伤:

分娩撕裂、肛瘘手术等直接损伤肛门内外括约肌结构,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外伤或痔疮切除术也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表现为无法自主控制排便。轻度损伤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改善,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2、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影响支配肛门括约肌的神经传导。脊髓损伤或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中枢控制障碍,伴随会阴部感觉减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配合电刺激疗法。

3、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经肛门脱出导致括约肌持续拉伸松弛,常见于长期便秘患者。脱垂组织反复摩擦易引发溃疡,加重控便困难。轻症采用提肛运动,重度需行直肠固定术。

4、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导致直肠敏感性异常,急迫性失禁多见。炎症反复发作可形成瘢痕组织,影响直肠储便功能。需控制炎症活动期,必要时使用止泻药物。

5、退行性改变:

老年人盆底肌群萎缩、结缔组织弹性下降,静息状态下肛门压力降低。常合并前列腺增生或子宫脱垂等盆腔疾病,夜间失禁发生率较高。建议加强凯格尔运动,使用吸水护理用品。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时排便训练建立条件反射;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预防皮肤刺激;进行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增强肌力;严重失禁者可咨询医生使用肛门塞等辅助器具。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达标,定期评估肛门直肠功能。

上一篇:诺氟沙星胶囊属于消炎药吗 下一篇:怎么区别肛管炎和直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