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产后如何锻炼盆底肌

发布时间:2025-05-24 12:59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产后盆底肌锻炼可通过凯格尔运动、腹式呼吸、桥式运动、瑜伽球训练、电刺激疗法等方式进行。盆底肌恢复有助于预防尿失禁、改善盆腔器官脱垂。

1、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是针对性强化盆底肌的经典方法。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组。动作需缓慢控制,避免腹部或大腿肌肉代偿。产后6周恶露干净后可开始练习,顺产和剖宫产产妇均适用。

2、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通过膈肌运动间接激活盆底肌。平躺屈膝,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盆底肌并下沉腹部,每次练习5-10分钟。这种低强度训练适合产后早期身体虚弱阶段,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背压力。

3、桥式运动:

桥式运动可同步锻炼盆底肌与核心肌群。仰卧屈膝抬臀至肩髋膝成直线,同时收缩盆底肌,维持3秒后回落。每日2组,每组8-12次。该动作需在伤口愈合后开展,能改善骨盆稳定性,预防产后腰疼。

4、瑜伽球训练:

使用瑜伽球进行坐姿弹跳或骨盆摇摆,能动态强化盆底肌群。坐于球面保持平衡时,盆底肌需持续发力维持稳定。每次训练10分钟,每周3次。需选择防爆球体,避免跌倒风险,建议产后3个月开始。

5、电刺激疗法:

医院康复科的电刺激治疗适用于自主收缩困难者。通过电极刺激引发盆底肌被动收缩,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需专业医师评估后操作,配合生物反馈监测效果更佳,对重度肌力减退者尤为有效。

产后盆底肌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进行跳跃或负重训练。日常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饮食如银耳、猪蹄,促进结缔组织修复。穿着收腹带时间每天不超过8小时,以免增加腹压。出现漏尿或下坠感应暂停运动并及时就医,必要时需进行盆底肌超声评估。哺乳期锻炼前后注意补充水分,保持适度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上一篇:肺炎支原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方法